下面的蓝球场,坐满了几百个上了年纪的工人,都是从自家带小凳子来坐的,男女都有。周围还围着十几个嘻嘻哈哈看热闹的未成年人。
506宣布倒闭以后,有钱的工厂领导和干部们,都到县城买房居住,做生意搞买卖了。很多年青的工人子弟也都到县城去讨生活,晚上才回厂区宿舍住。上了年纪的老工人,却无法在县城找到合适的工作,靠政府的低保过日子。加上很多家庭妇女,人数加起来不少。
台子上讲话的正是张晓峰,做记录的是秘书杨开志。
只听张晓峰缓缓说道:
“……有些国企的衰退和败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社会淘汰的一种必然结果。因为有的产品,以前需要,现在不需要了,产能过剩,我们总不能花上无数的人力和物力去生产这种没有市场的东西。企业的转制,成功与否,又涉及到很多条件,有外因,也有内因,像工厂领导的贪污腐化,管理人员只顾中饱私囊等等。
“过去的事情我们就不提了,着眼于现在和将来。506工厂倒闭以后,这么多工人及其家属的吃饭问题,我相信以前几届政府也做了不少努力。我呢,也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本事,带给大家的是一些方法和技巧。
“如何在市场经济当中站稳脚跟找到饭吃?这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开放之初,流传着一句话,‘造的,工资比不了街上卖茶叶蛋的’。能不能挣钱,有时候和知识高不高、力气大不大没有因果关系,它只跟供需有关系。你的东西需要的人多,价格就高,你就能挣得多,反之,卖不起价,甚至没有人要。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拿我们506工厂的老工人来说吧,大家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只会低头去认真做好班组长安排给自己的事情,长期以来,思维固化,一旦工厂领导跑了,班组长遛了,自己就不知道该干啥了。(大家笑)
“开会之前,我在厂区里转了转,发现这里挺大,那么多厂房,里面还有不少能用的机器,有公共食堂,有办公楼,有活动场所,周围还有那么大的荒坡草地……这么多的固定资产,大家简直就是守着金饭碗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