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之,就是在这么一个基本的框架之下,从靖康二年九月初六开始,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同编制的士卒逃离应天府。
今天三五百,明天一两千的。等到了九月初十,应天府的文修官员们按例点卯,然后就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浑身冰凉的事实。
应天府还有多少兵?
十万大军?
狗屁!还剩下六万就不错了!短短几天,逃了几乎一半了!!
而至此时刻,东京方面也正式发出召令,明旨宣告天下:薅夺康王的兵马大元帅职衔!
从现在开始,康王不再是兵马大元帅,依旧逗留在应天府的兵马,从法理上来讲就已经违法了。
速速赶去京畿之地听从召令,否则的话,是要被东京方面视为乱军的!
当然,应天府的执政体系也迅速的做出了反应,在察觉到兵马逃散的严重情况超乎所料之后,也迅速的做出应对。
大开府库,取出海量的粮食、铜钱、布帛、绸缎,来补发军饷。
同时对护卫康王有功的几个军队序列进行额外的封赏,该赏钱赏钱,该封官封官。
另外,也逮住了一些逃散的军士,当众行刑砍头,砍了三个统制官、七个统领官、还有大大小小的军官超过一百人,狠狠的进行了一波立威。
只能说,南京城这里还是有能人的,如此恩威并施之下,到底是勉强稳住了局面。
至于东京方向发的召令,就当他们放屁好了。不承认康王的兵马大元帅职衔又如何?反正南京方面也从来都没有承认过那妖皇的摄政王之位!
什么摄政王?大宋没有摄政王!
只有一个不知底细、不知来由、莫名其妙,还掳走了赵宋皇家女眷、恶行累累、色胆包天的妖皇!
嗯,怎么说呢,想找妖皇的黑点还真不好找。只能拿着他当初截胡皇宫那一群女人的事儿来作为攻击的点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哪怕是死去的纳喇古罗恐怕也想不到,他受命护持着金国的两位公主前来应天府挑拨离间,所造成的影响居然会如此大。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他的挑拨离间之计绝对是成功的。
因为这件事情造成的最直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