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宋冗兵最多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兵力超过百万。现在随着东京城重新建制,只养个十来万的兵,还是能支撑得起一次北上作战的。
想收复两河,不管是出河北去打真定还是出河东去打太原,首先要拿下大名府,这是真正的战略要地。
而只能选择一个的话,东京方面不约而同选择了真定府。
必须是真定府,因为真定府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金兵掌真定便可俯视河北,这里大多一马平川,极其有利于大规模骑兵呼啸而来。
河北相对于河东,被金人伤害的更甚。尽早光复河北,只要能守住真定,可以极大的压缩金兵的战略空间,乃至于从某种层面上掌握战略主动权。
金兵北归之后暂时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驻守这两地,真定府和太原府分别有两个万户而已。
其他的地方,也就安排了一些投降的二鬼子,还有各种乱兵、义军甚至是妖王势力占据。
大名府就是这样的情况,金兵实在是力有未逮。
正经的金兵不好打,这些乱兵难道还不好打?
现在正是打的时候!
……
坦白说,赵恒不会打仗。
他当然不会打仗,带着几百妖女王依仗着超阶实力群殴,这不是打仗。
而且带着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进行作战,这完全不是一回事,是三种不同的境界。
所以他把他自己和妖女王军团从大军序列中摘了出来。将会打仗、打过仗、打过胜仗的一些人汇聚在一起,组建参谋部。
并以枢密使宗泽来做最后的决断。
这便是要以庙算来取代各军的单打独斗。
坦白说,这种模式并不稀奇,其他的不说,自隋唐时期便有战时总管府的程序设置。张叔夜此前的南道总管也类似,不过偏向于民政,并非纯军事。
而金国行军素来有军议传统,军议上但凡是个参议军官都能各抒己见,且不因言获罪。
最终决断之后,不论战败战胜,军议团都共同担责。
不过这个模式虽然不算新奇,但是在大宋的军事作战模式中却很少见。众所周知,宋军作战很少有武将能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