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师傅也念叨着这鱼,若是自己饱腹赠予老先生到也无妨,如今怕是不能。
不过这鱼甚是肥美,分你一半可好。”
“这样最好不过,青笋在这里谢过先生了。”
那童子双眼直放光,这事情办成了他也有赏钱可以拿,后面的大师傅则是长松了口气。
祝卿安倒是没有想太多,实在是今日这鱼他大概是用不完的,那位岫山先生他也认识,当年他从外面购置药材的时候对方出过力,虽然当时只是个书生的岫山只出了几两银子。
但是当年既不是初云州出身,又不是祝卿安过去病人的捐款人很少,他则是其中之一。
若是这位岫山先生,这鱼予他就是了。
昨日赵兴云晚上没有咳嗽,说明他这一份药膳做的还算成功,恰当的补充了老人原本药物调理框架的漏洞。
祝卿安准备今日换种做法,顺带趁热打铁,稳定一下病情。
今日祝卿安要做黑鱼五豆固元煲,好好的给赵兴云稳固一下元气,原本这道药膳主要是针对阳气不固,易上火的人群,只是祝卿安针对性的做了点调整。
这道菜的主材依然是用于促使阳气归肾的乌梅,以及用于增强补益的黑豆,但是祝卿安又加了点自带的药材,让整体的效果更加适合赵兴云的病情。
老人的病实际上是肺部早年间伤了元气,在血气充盈的时候这事情不致命,当时大抵还觉得不过如此。
但是此刻老人的血气开始衰退,这原本的小病就成了折腾人的病症。
祝卿安的思路就是顺着那位大夫的思路,微微调整对方的药力方向,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