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两汉是一日两餐到三餐过渡期,按照西汉时的礼仪规定,天子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普通百姓一日两餐。百姓两餐分别为朝食、哺食,朝食又称饔,一般在巳时(九点左右);哺食又称飧,一般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不过,西汉时期,普通百姓可以在朝食前使用小食,被称为寒具。)
许萱点头,先是把刮刀放到李安君的房间,然后跟着宋云珠去了东厨(汉朝时,把位于主房东边的厨房叫做东厨。)。
宋云珠把碎了的薯蓣去皮剁成糜,拌上鸡蛋、膏和磨好的粟(小米)粉,准备给大家做饼吃。
许萱先是把铁釜(fu,汉时流行的炊具,类似于锅)清洗干净,放到第二个灶眼上,用来煮粟粥,然后把铁鏊(ao,面圆而平,下面有三只短脚)支撑在第一个灶眼的上面。
“嗒、嗒、嗒…”
许萱熟练的用火镰敲打着燧石,“嘭”的一声,火星瞬间点燃了裹着燧石顶部的柳絮。
“嫂嫂,过几天应该就会收刍藁税(chu gao,一种干草、秸秆税,秦时用实物缴纳,汉朝时逐步可以用钱代替。),咱们这次是用实物还是钱?”许萱边把燃烧着的柳絮甩到准备好的粟秆上边问正在用箸(筷子)搅拌薯蓣糊的宋云珠。
宋云珠慢慢停下手中的动作,叹着气回答:“用钱吧,上个冬天突然变得特别冷,我怕今年也会这样,不如留着这些柴火吧,无疾、安君和安容年纪小,不抗冻。万一今年和去年一样,到时拿着钱都可能买不到柴火。”
许萱觉得宋云珠说的有道理,连忙说自己也可以拿一些钱出来贴补家用。
“不用了,咱们家虽然不是大户,但好歹也是祖辈在孝文皇帝时贩过盐、孝景皇帝时养过马的,这一百多钱还是能拿出来的。你的钱就自己留着吧,安河说,等安平的忌日过了,让我给你找户好人家,正好咱们安君也十四了,到时候我要好好给…。”
宋云珠的话没有说完,被提着李无疾走进东厨的李安君高声打断:“嫂嫂,我不着急,你不用管我,先管二嫂,我和嫂嫂一起帮二嫂找个好人家。安容在的乡塾里有不少和二嫂年岁相当的少年郎,等他回来了,我问问他有没有合适的。”
李安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