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郎……”
……
宋青书携大胜之姿回归后,震撼了整个南宋,朝廷除了为他加封九锡外,还有很多附加的封赏,整个朝堂都找不到一个稍微能与宋青书抗衡的大臣,朝廷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这对于皇室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信号,毕竟历史上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但宋青书如今权倾朝野,数次大胜过后,在全天下都有着极高的威望,与之相比南宋的小皇帝完全沦为了陪衬。
而且宋青书手中直接间接控制的地盘比起南宋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数军队效忠于他,因此南宋很多家族、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什么,但大势如此,大家也无可奈何,甚至不少人开始主动向他投靠效忠。
毕竟从龙之功实在太诱惑,其他时候也许还有抄家灭族的风险,但如今宋青书已经是南宋事实上的皇帝了,还能有什么风险?
在这个趋势之下,哪怕最忠于赵宋的大臣、家族也纷纷向宋青书抛出橄榄枝,毕竟谁都有家有室,有自己家族的利益要考虑,就连国子监祭酒李守中,这样正直不阿的文臣都早就站队宋青书的阵营,遑论其他人。
宋青书回临安还没几天,收到的拜帖就有小山那么高,是那些朝堂大臣或者驻守一方的武将送来的,大部分都表达了向他效忠靠拢的意愿,不过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这些琐事,其中大多数他都交给了任盈盈处理,只有较为重量级的几位客人他才会亲自接待,总之宋青书在接受了这些家族大臣的效忠下,他的势力和影响力又增长了一大截,达到了虽非皇帝胜似皇帝的地步,毕竟即使是皇帝,也会受到各种元素的制约,需要平衡权臣间的势力,避免威胁到皇权。
宋青书在回来的第五天就放出了被关押的灵鹫宫的人,以他如今的地位声望,只要痕迹处理的足够干净,放几个犯人就是一句话的事,经过商议,灵鹫宫的人有一半都回了缥缈峰,另一半人则留在了临安,宋青书思虑良久,觉得有这么一支力量暗自守卫齐王府也不错,所以就采纳了任盈盈的意见,此外天山童姥不知出于什么心思,没有回缥缈峰,而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