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下面从来是报喜不报忧。
前年到处吹亩产上万斤,不少人真的信了,公社食堂敞开了吃,恐怕现在即便是没有饿死,也只是没死罢了,算不上活着。
然而,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只要是到了规模,就没有不解决的道理。
吃不饱就要生乱,这个理经过了上千年的验证。
当下,各个部门都在想办法应对这次危机,但粮食总不能凭空出现。
所谓应急的办法无非是从国外买,但由于前几年跟老大哥的交恶,当下能买到的粮食,完全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连劳务费都不够。
外求无门,也只能转而向内,几个部门群策群力之下,发现还是没有办法。
粮食长起来起码要半年,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也只能鼓励大家吃粗粮,还不能吃饱,毕竟粗粮也不多。
但一直这样可不是办法,要是没了盼头,生产的积极性也是会降低的。
几个领导一合计,觉得遇事不决,当问史书,泱泱几千年,总有办法。
最后还真在曹操身上学到了一招——望梅止渴。
虽然现在没有粮食,但以后会有粮食,到那个时候豆浆喝一碗倒一碗。
可是这就需要有个盼头,总不能空口白牙一说,所以农业部和机械部就一起上门,找到了沈青一伙人。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沈青带队的联合收割机大有成效,现在再搞一个,提振一下心气不是问题。
钟部长和李主任均是眼含期待,希望沈青能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起码能直接答应下来。
然而,期待很快就变成失落。
沈青在听完两人的要求之后,一直是愁眉不展,从时间上判断,绝不是仅仅是为了那些饿死的同胞。
“沈工,这个要求可能有些难度,我们会在最大限度内提供帮助,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沈青的眉头皱的更紧,要是能想到提什么要求就好了,起码还有个方向,现在是完全没有一个思路。
良久,沈青轻叹一声,缓缓开口。
“两位领导,我要去实地考察一下,总要知道农民兄弟们需要什么,我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