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而刘据,正在种地。
    赵忆告诉他:“玉米、土豆、红薯,都在明朝先后传入中国,清朝能有那么多人口,这些高产作物能养活的人口大大增加,也是原因之一。”】
    天幕上的剧情过去了半个月,但现实中,华月采取了屏幕一黑,上字幕“半月后”的办法。
    此刻,她用倒叙的手法,交代这半个月,赵忆与刘据等人在岛上干了些什么。
    【“玉米耐旱又耐寒,即便在贫瘠的土地上亦可生长,三到五个月便能收获,亩产却能达到300至600公斤。在清代,官府推广后,甚至代替米粟麦梁等传统作物,成为北方的主食。”
    刘据听得很认真,然后反问:“公斤是多少石?”
    “啊,忘了你们那时,还没有公斤这个单位……让我想想,”赵忆算了算:“汉时的1石约为30公斤,300公斤,你算算。”】
    天幕下,明中期之前的历朝历代,知道这个数量有多惊人的人们,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刘据的脸色凝重了起来:“为何异族之地,能有这样丰饶之物?”
    “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赵忆简单的回答道:“土豆更加高产,亩产可达2000-5000公斤,你自己算算是多少石?”
    刘据心中飞快的得到了答案,不禁失声,“你是说一亩产量吗?”】
    多少皇帝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朱元璋都忍不住叫道:“既然已经在我大明时传入中国,为何最终还能叫那大清夺去了天下??”
    他万分不解——历来改朝换代,都是贫民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揭竿而起,导致朝廷失鹿,天下共逐之吗?
    可若是能有这么多粮食,如何还会有人造反呢?
    莫非那后世子孙,不知道这些番邦作物的大大妙处???
    【“不过,那是后世经过许多代改良的产量,一开始的品种,大概不会那么夸张,但也绝对比中国的传统作物要更高产。你若是能带回汉朝……”
    是的,刘据也这么想——
    若是他能带回汉朝,若是汉朝便能开始种植,该有多少人能在乱世中活下来?
    易子而食的惨剧,也许就可以不再发生。】
    李世民激动的左手抓住自己的右手,心想,高明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新婚夜入狱!反在监狱成大佬考场搞科研,我被军方连夜带走!史上最强驸马,开局陆地神仙杀生合成能变强?先屠百万练练手青梅不竹马:三天两头被热搜重生1980:开局迎娶貌美知青最后御主与魔魂龙心兽世重生:丑女逆袭五夫宠淬暖通房丫鬟爬错床:侯府世子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