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之前总觉得,叛军和官军一定是泾渭分明的。
短短几日,如此多的州郡沦陷,定然是官军猝不及防,奋力抵挡,终不敌叛军势不可挡。
刘据此时身在局中,倒看到了更多细节。
叛军和官军之间的关系,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在很多地方都含糊暧昧起来。
黄巾军起义前夕,不少底层军官就隐隐察觉到了暗流涌动。
左邻右舍之间,有所异动,哪里瞒得住?
但正因为都是街坊邻居,没有切实证据,城中士兵们也就装聋作哑。
军饷不发、粮饷不放,将军们想尽忠报国,士兵们有什么?
卖什么命?
也有地方上的官府得到消息准备严防,可许多基层士官都入了太平道,完全靠不住。
自己信得过的人,大多一身清高的读书气,又有着出身大族的傲气,不擅长军事,也无法放下架子去和士卒们相处,把握不住军队。
甚至黄巾军刚一起事,不少地方的官军布防图就被偷了出来,交给了黄巾军。
还有地方官员早早逃跑的,派来守城的士兵们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和来攻城的黄巾军喊了几句,发现沾亲带故,干脆直接打开了城门。
不愿意加入的汉军士兵逃走,剩下的官军许多原地就成了黄巾军的一部分。
比起“叛军和官军泾渭分明”的印象,事实倒像是“叛军就像是大海一样,直接合并了无数支流”。
刘据不由得发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慨:“……这么大的帝国,遇见危机时,竟然像是纸糊般草率。”】
东汉时期的统治者们,看的脸色铁青。
其他时期的君主们,有的担忧自家天下最后会不会也是这个下场;也有的纯看乐子,幸灾乐祸;还有的暗自思索,心想若是自己,能如何破局……
【黄巾军一直没遇到过像样的抵抗。
傅友德觉得这氛围熟悉的简直像是回了老家。
她道:“硬仗一般都在后头呢。”
在硬仗到来之前,刘据看到了许多许多处于中间地带的利益交换。
为了尽可能的占据更多的地方,黄巾军的高层开始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