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面在一间既简朴又不失庄重的会议室里举行。
严三、林意暄以及顾鸣一同出席了此次会议,而对面则端坐着几位来自军界和工业部门的领导,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严三的认可与殷切期待。
“严同志,你好,我是此次会谈的代表,姓孙。这位是工业部的领导,这位是……”一位中年男子起身,逐一为严三等人介绍在座领导的身份。
“各位领导,欢迎你们的到来。”严三礼貌地回应道。
“严同志,你当真决定要用烟台造船厂来换取一些矿产资源吗?”工业部的领导神色凝重地问道。
“没错,领导,烟台造船厂若能交由国家管理,一定能发挥出比在我手中更大的价值。”严三坚定地说道。
几位领导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毕竟,能够建造各系列军舰的造船厂,在国内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会议室内,气氛既严肃又热烈。
严三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烟台造船厂虽然在我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若能交给国家,我相信它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孙代表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严同志,你的思想觉悟很高,国家确实需要这样的造船厂来增强海军实力,我们也会按照你的要求,用矿产资源来给予你合理的补偿。”
接着,严三进一步展开了他的计划细节:“烟台造船厂的整体资产和技术团队都将全部转移给国家,同时,我还愿意提供一份详尽的技术转让清单,包括但不限于我们近年来在特种钢材研发、先进焊接技术以及高效船舶设计等方面的突破,这些技术对于提升我国军舰的自主建造能力至关重要。”
这些技术,都是从前苏联和其他几个国家引进的,凝聚了无数技术人员的心血与智慧。
工业部的领导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些技术若能被国家掌握,将极大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海军装备上的差距,对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严同志,你的这份贡献,对国家来说意义非凡,我们不仅会确保矿产补偿的公平合理,还会考虑在未来项目合作中给予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