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说的当然是商业层面。
孔蔷自然知道。
甚至她一直是这样做的。
因为投资人最需要的是理性,如果掺杂感性,会干扰自己的判断,认知会出现偏差,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即便是对待肖星瑜,孔蔷也杜绝掺杂感性。
这就是她为什么把钱投在肖星瑜身上,两人却还不是朋友的原因。
就如上次潘大石那事,肖星瑜找到她,她便直接拒绝帮忙。
甚至言明,潘大石这样的朋友会害了肖星瑜。
如果真害到了肖星瑜,也就可能让她的投资血本无归。
所以,她直接明了说了,再这样,她会撤回投资。
这件事上,便很好的体现出了她投资人的原则。
现在,袁双说到这话,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不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袁双和孔蔷也不是朋友,存在的只是利益关系。
孔蔷离职,本身就是袁双的一种利益损失。
另一方面,孔蔷身为他的秘书,知道公司很多高级的事情,以及很多大的投资项目,这些都是公司的商业机密。
若放孔蔷走,便意味着孔蔷带着这些商业秘密走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孔蔷泄露了这些机密,或者利用这些机密,达到她的个人目的,那对天使投资公司造成的损失会无法估量。
换作任何一个老板,都不会允许这种风险存在的。
所以,当然会压住这风险或扼杀掉这风险。
投资人的另一条准则,对自己不利的,便是敌人!
要么彻底远离,要么……彻底除掉!
袁双手指有规律的敲着桌子,脑海中不断梳理着各种方案,不断地排除着风险和权衡利弊。
就这样静静坐了一个小时后,他拿起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等对方接听后,吩咐道:
“查一下孔蔷在胡健那里拿了多少资金,另外,查一下孔蔷的银行账户的流水。今天下午五点之前给我结果。”
“明白。”
“还有一件事,安排两个人,24小时跟踪住孔蔷,每天的行踪都要向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