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大唐,那曾如骄阳般闪耀的盛世王朝,其根基竟被一个叛将狠狠掘动,摇摇欲坠!
    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唐军联合回纥,发动了一场足以扭转乾坤的决定性战役。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消灭史朝义八万大军,成功夺回洛阳。这一胜利,恰似一道曙光,标志着两京回归,安史之乱的大部分地区得以平定,然而,河北地区却仍被叛军死死盘踞,犹如一颗毒瘤,迟迟无法拔除。
    叛乱的硝烟渐渐散去,紧接着便是对功绩的论赏行封。收复洛阳后,仆固怀恩获封大宁郡王,兼任镇北大都护,其地位瞬间超越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一时间风光无限。
    可对于仆固怀恩而言,这份荣耀却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让他内心惶恐不安。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随着叛乱平息,朝廷对武将的猜忌与防备日益加深,曾经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怀疑与戒备。郭子仪功勋卓着,却惨遭废黜;李光弼成就非凡,却因谗言无奈辞官。在这样的局势下,仆固怀恩接任朔方节度使,他深感自己威望日盛,隐隐有盖过主上之势,不禁忧虑起自己的命运。
    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仆固怀恩想出一条自以为绝妙的计策。他深知叛军仍盘踞河北,于是决定采用投降策略,让这股势力继续存在。只要河北局势动荡,朝廷便会对他倚重有加。接纳河北叛军投降,既能稳定局势,又能让叛将对他感恩戴德,彼此形成利益共同体。仆固怀恩暗自蓄养势力,妄图以此稳固自身地位。
    将领养寇自重,唐代宗又怎会坐视不理?但面对手握重兵、身为前线平叛主帅的仆固怀恩,他却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旦仆固怀恩与叛军勾结,大唐的国力根本无法承受再一次的动荡。无奈之下,唐代宗只能咬着牙答应了仆固怀恩的要求。
    就这样,叛军摇身一变,与昔日的敌对势力并肩朝堂,共谋大事。其中,田承嗣便是个中典型。田承嗣曾是安禄山麾下的一员猛将,安史之乱时表现突出,被提拔镇守颍川。安禄山死后,安庆绪接任,掌控大局。
    安史之乱平息一年后,朝廷逐渐稳定,开始围攻叛军。安庆绪见势不妙,匆忙放弃洛阳,仓皇逃窜。田承嗣见状,果断放弃颍川,投向朝廷。可后来,他发现安庆绪在邺城立足,又因唐军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四合院:何傻柱的崭新人生强制爱:疯批男主,求放过镇魂武帝神级败家子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灵石千金归来强势复仇一个也不能少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离家出走后,家人都后悔哭了火影:静听弓吟,响彻整个忍界词条修仙:生子就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