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围观有不少人,其中不乏有读书人,闻言此脸上纷纷露出鄙夷之色。
“就是,女人怎么能称为夫子,简直是有违常理,这不是胡闹吗?”
人群中有人接话,春娘刚好能看到那人,是个书生模样的男子。
她不由得嗤笑一声,“师者,传道解惑。你们男人学的经义文章是为了当官做宰,我们女学一样教的手艺,或是巧织或是烹饪,一样的传授经验道理,为了生活,怎么就当不得?”
刚刚人群中那名书生一听神情有些激动,大声嚷嚷道:“女人就是肤浅,读书人要好好钻研学问,哪能有这么强的功利心,为追求功名利禄而读书,不配为读书人也。”
这样一句话,还引起了那些读书人的认同。
“对对,说的对。咱们读书可不是为了功名,要不断地精进自己才是正理。”
这些人假惺惺的附和着,把自己说的清高无比,像是真的一样。
读书不为功名利禄,为什么?
丰富自己?
算了吧少扯淡了,谁家有万贯家财供着。
笔墨纸砚那样不要钱,难不成坐在那里知识就能进脑子了?
要真有这种清高的人,也不是这些惺惺作态之人。
“这位公子的意思我懂了,难为这世间真有如此淡泊名利之人。不过可惜,一身才华不愿报效朝廷。”
春娘一边说着,一边摇摇头。
书生的脸色一变,“你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不愿了。”
这要是被传出去,他后面还怎么考取功名。
以后要是殿试中了,今日此言传出去,他估计要被隐名了。
这些年,科举考生的品行考察的十分严苛。要是从前不小心说错话,或者有大不敬之举,被人告发了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为一句话丢了功名,可不值得。
这个人还算聪明,也不管周围人怎么看,他赶紧掩面离去,要是被人注意到就不好了。
而刚才还在附和的人,这个时候都悄悄散在人群中了,哪里还敢露头。
事关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