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对他的脾性了如指掌,此人谨小慎微,绝无半点僭越之心,更遑论主动提出出宫这等大胆的要求。
除非……这番话背后有老朱的授意,或至少得到了他的默许。
换言之,真正想要离开内宫的人,并非吉垣,而是自囚深宫的老朱。
对于此事,朱允熥并非毫无准备。
他心中早有盘算,甚至可以说,他迅速力推新政,雷厉风行地整顿朝纲、振兴民生,其中一个隐秘的动机,便是希望能让老朱能卸下心头重担,不再为大明江山的安稳而日夜忧虑。
若能早日请老走出那幽闭的内宫,或许能为他多添几载寿元。
毕竟,一个人若长年囿于狭小之地,与外界隔绝,心境难免郁结,久而久之,身体也必受损耗。
朱允熥低头沉思,脑海中不由浮现出老朱那张饱经风霜的面容。
他暗自估算,若按照史书记载的年月推断,老朱在世的日子已然无多。
然而,自从大明科学院创立以来,医药之术突飞猛进,诸多治疗疾病的新法层出不穷,或许真能为太祖延年益寿,改写天命。
可要让老朱重现于世,堂而皇之地走出内宫,绝非易事。
此举无异于向天下宣告,当初所谓“驾崩”是假的。
这就需得向天下一个令人信服的交代。
这不仅关乎皇室威严,更牵扯到朝野上下的稳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因此,每一步都必须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朕知道了。”朱允熥很快收敛了心绪,脸上恢复了往日的从容。
“此事重大,朕自会妥善斟酌。”
徐妙锦闻言,秀眉微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她瞥了朱允熥一眼,似想从他波澜不惊的神情中窥探出些许端倪。
一个老太监不过提及想离开封禁的内宫,怎会引得皇帝如此慎重对待?
此事背后,定有她尚未洞悉的隐情。
身为徐达之女,徐妙锦自幼耳濡目染,见惯了朝堂上的风起云涌,深谙有些事不可深究,能装糊涂便装糊涂的道理。
她聪慧过人,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