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唯恐别人告秘密告御状,不敢轻生异心。
    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制度,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大明的每一寸土地牢牢罩住。
    无论是边陲小镇的细微动向,还是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皆逃不过朱允熥的耳目。
    他对天下局势的掌控,精准而深刻,犹如手握棋局的至高棋手,每一步落子皆胸有成竹。
    正因如此,新政才能稳步前行,渐显成效。
    直至今日,原来的许多封建地主,大部分都已经转为了手持大量公司股份的新型产业资本家。
    立场一变,看法自然也跟着改变。
    很多变革,甚至都不用朱允熥去主动推动。
    此际,群臣肃立殿中,望向御座上的年轻帝王,心中既敬且畏,深知这位君主看似随性风流,实则能洞察秋毫,手段雷霆,绝非可轻易糊弄之人。
    “坐吧,大家伙儿都坐下说。”
    朱允熥轻轻一挥手,语气温和。
    一队太监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动作整齐划一,在每位大臣身后放置了一把精致却低矮的楠木凳。
    凳子虽小巧,雕工却细腻,透着一股朴素的尊贵,与金銮殿的庄严肃穆相得益彰。
    群臣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彼此交换着不解的目光。
    这样的安排,在朝堂上可是前所未有。他们一时揣摩不透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意,气氛中多了几分谨慎。
    朱允熥目光缓缓扫过殿内,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传遍大殿每个角落:“自今日起,凡朝会超过一个小时,凡有资格入殿议政的臣工,皆予以赐座。”
    “朕不希望你们心神耗费在站立的疲惫上,心中暗自盼着散朝归家,而是将全部精力倾注于为国谋策,为民解忧。”
    朱允熥太明白这些朝臣的心思了。
    那些在朝堂上站立良久的大臣,与他前世记忆中那些被冗长会议折磨的普通人并无本质不同。
    站得久了,腰酸腿麻,思绪早已飘散,满心只想着会议何时结束,哪还有余力为国事思考太多?
    前世一些让底层打工人站立开会的会议,纯粹是为了进行服从性测试,形式远超实质。
    而朝堂之上,君臣共议国事,却需要真刀真枪的智慧与谋略。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八零大佬绝嗣?好孕娇娇一胎双宝!高武:儿子别怕,爹真无敌了!邪物典当行:我只算大凶命大叔绝嗣?我挺着孕肚上门辟谣穿越后,我开启修仙之旅妖孽下山,师娘师姐太宠我无敌武魂上门赘婿:离婚前继承百亿财产渣前夫来求和?本宫已是皇后!一纸戏言,小神医下山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