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周兴朝,大理寺少卿方和玉,户部郎中元清云等晋冀党官员纷纷附和。
台下的学子们也在议论。
“元盛的诗才冠绝古今,必定青史留名,王文杰的诗赋水平在元盛面前,就像稚子与成人作诗!元盛怎么可能抄袭他?”
“我真的是服了,这个王文杰是不是脑袋被门夹了,挑战谁不好,偏偏要挑战元盛!”
“王文杰偷了元盛的诗集,偷偷拿去用就好了,偏偏要在诗会上装逼,还要整理成诗集,流传到雁门郡,否则还没人发现呢!”
“做个小偷还这么高调,真是让人想不明白!”
“估计仗着自己有背景有靠山,元盛就是被王文杰的老爹王城和带入京城的。”
“说到这个我就想笑,刚开始王城和那个嘴脸呀,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结果他自己儿子摊上事了!”
有一个百姓压低声音说:“宰辅大人貌似是和那两个姓王的一伙的,难怪那个王文杰如此有恃无恐。”
“我们欠元盛一个道歉啊!之前冤枉他,还想着用臭鸡蛋和烂菜叶子砸他!”
一个学子说道:“为了让元盛绳之以法,为了公允,我们还请愿公审此案,我们也欠元盛一个道歉。”
“确实,不过公审此案也给了元盛一个当面向大家澄清的机会,也让我等有幸亲眼目睹一下诗仙英姿。”
祝晨曦戴着围帽在下面围观,她彻底放下心来,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男人,是她的夫君。
晋冀党的官员们也彻底放下心来,整件事情的布局者就是张治通的湖党,他们为了将此案坐实,为了将此案推到人前,用了千般努力,结果却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王城和以项上人头推动此案。
张治通承诺贬官,也要推动此案。
结果却成全了元盛,如今天下人都知道元盛的诗才,元解元的名声未来一定比状元还响亮。
一种晋冀党官员只觉得元盛深谋远虑,小小年纪就如此沉稳,懂得藏拙,有如此诗才却隐而不发,就等着张治通之流掉入圈套。
这哪里是一个是十七岁少年能想到的。
晋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