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衡岳市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远远抛在身后。衡岳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痛,只有衡岳人自己知道。
一场无差别的企业改制大潮,把衡岳的大小工业企业改得全军覆灭。一直到今天,始终没看到恢复元气的希望。
衡岳这座城,不光在工业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因为交通的特殊,让南来北往的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当年的人们,无论南来,还是北往,衡岳都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衡岳的繁华,让人们印象深刻。至今,许多人提起衡岳,无不津津乐道。
这一切,都随着改制大潮一去不复返了。曾经的荣光与繁华,逐渐被萧条所取代。
特别是衡岳工业,从此一蹶不振。
梁同庆书记还在担任市长的时候,就不遗余力推动工业企业发展。或许是积重难返,或许是其他不可言说的原因。最后的结果,衡岳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丝毫看不到改变。
有人说,衡岳是下岗职工最多的一座城市。衡岳也是牌馆最多的一座城。
当年,在大量工厂倒闭,职工失业的情况下,衡岳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人们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新的工作岗位,便只能游荡在大街小巷。他们或者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或者啸聚一起,商议着偷或抢。
一时之间,衡岳成了治安最差的一个地区。
再后来,有本事的人开始离开衡岳去外地。再后来,便开始出现拖家带口,举家全迁到外地安家落户。
几次淘汰过后,衡岳便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或者没有一技之长的人。
可以说,衡岳现在就是一座失去生机活力的城市。
书记梁同庆在衡岳工作的这些年,最大的愿望就是重振衡岳工业雄风。可是,这一愿望看似容易,但真要实现,却如登天一样的艰难。
衡岳市成立“工业振兴领导小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然而,领导小组成立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却没看到任何一个具体的工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