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面对汹汹民意,朱由检决定在京城广场举办大型演示会。演示当日,广场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还有不少人举着写有&34;还我安宁&34;&34;驱走妖物&34;的标语。】
    【&34;乡亲们!&34;朱由检亲自登上高台,&34;看看这飞鸢舟。它不是邪物,是救命的神器!&34;他指向装载着救灾物资的飞鸢舟,&34;扬州的粮食、西南的军报,都能靠它及时送达!&34;】
    【随着飞鸢舟腾空而起,精准地将物资投放到模拟灾区,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叹。但仍有百姓高喊:&34;这是障眼法!&34;】
    【这时,一位白发老农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前:&34;陛下,我儿子是扬州的驿卒,为送急报,活活累死在路上。要是早有这东西&34;老人哽咽着说不出话。】
    【现场陷入沉默,不少人开始抹眼泪。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高声道:&34;大人,能否让我们近距离看看这飞鸢舟?&34;】
    【朱由检当即应允。工匠们现场拆解飞鸢舟,讲解构造原理。当百姓们看到精巧的齿轮装置和结实的帆布机翼,质疑声渐渐变成了赞叹。】
    【随着飞鸢舟在各地投入使用,成效立竿见影。西南叛军尚未察觉,朝廷的调兵命令已迅速传达,叛乱很快被平定。扬州的救灾物资通过飞鸢舟及时送达,挽救了无数灾民的生命。】
    【更意外的是,民间工匠受其启发,发明了用于播种的&34;飞鸢犁&34;、测绘地形的&34;天眼鸢&34;。翔天监周边兴起了桐木种植园、帆布作坊,无数百姓因此获得生计。曾经反对的道士们,也开始研究如何利用飞鸢舟进行气象观测。】
    【站在紫禁城城楼,看着天际掠过的飞鸢舟,朱由检抚摸着腰间的木制模型。这场与天空的较量,不仅改变了一个王朝的命运,更在古老的土地上,种下了探索未知的火种。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飞鸢舟的羽翼上,映出一片金色,那是大明帝国在困境中突围而出的希望之光。】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盯着飞鸢舟的演示,手不自觉地摩挲着座椅扶手:“当年渡江作战,若是有这东西传递消息,战局或许会大不相同。传令下去,让工部收集民间能工巧匠,研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饥荒年代:我要养活九个妹妹!超品渔夫开局被贬,我要掠夺江山最狂邪医武力值爆表!清冷美人是满级大佬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天武神帝嫁给二流子后,她被知青们眼红了死灵法无用?开局隐藏金色词条!我在火葬场上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