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眉头紧锁,展开堪舆图:“陛下,地道横穿龙脉,需选吉位开掘。臣建议先请钦天监测算方位,再用桃木镇桩,以安地气。”
徐达挠着脖颈笑道:“俺带兵最愁粮草被劫,这地龙车要是能藏在地下走,元军就是长了千里眼也抓不着!”
常遇春拍案而起:“等挖通了,咱用这地道运酒,从老家到金陵神不知鬼不觉,保准能卖个好价钱!”
永乐位面
朱棣反复摩挲着隧道模型,突然将其重重按在舆图上:“郑和!你带船队出海时,让番邦匠人也学学这手艺,以后在宝船底下建地宫,看谁敢劫朕的船队!”
郑和躬身应命:“陛下圣明。若将地道技术用于码头仓储,可防倭寇火攻,货物也能四季恒温。”
解缙捧着《水经注》兴奋道:“此道若成,编纂《永乐大典》所需的古籍善本,便可藏于地下,永不受水火之患!”
姚广孝轻抚佛珠,沉吟道:“地道阴气过重,需在每隔百步刻《金刚经》镇压。臣愿为陛下抄写经文,保工程顺遂。”
宣德位面
朱瞻基将米价奏折推给杨士奇,神色凝重:“杨爱卿,把官窑的陶工都派去烧制隧道砖,务必在秋收前挖出第一条运粮道。”
杨士奇扶着老花镜查看图纸:“陛下,江南土质松软,建议采用‘瓮城式’分段挖掘,每十丈加固一次,以防坍塌。”
于谦主动请缨:“臣在宣府督建粮仓,若地道能直通边塞,将士们过冬就不愁粮草了!”
杨溥攥着算盘愁眉苦脸:“光是挖地道的工钱,每月就要耗银万两……陛下,要不试行‘以工代赈’,招募饥民做工?”
嘉靖位面
朱厚熜把玩着玉扳指,漫不经心地道:“严卿,让严世蕃盯着,朕的永陵地宫也要用这地龙车技术,以后朕的棺椁就从地道运进去。”
严嵩低头哈腰:“陛下圣虑深远。不过民间传言挖地道会破风水,需让龙虎山道士作法安抚人心。”
戚继光在蓟州来信中疾呼:“末将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