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常山是一身普通的衣服到了学校,就当了个普通人,可赵常山的气质在那里,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终于熬到了颁发奖状的时候。
听着台上一声声的赵丰年 赵雨春什么三好学生,进步学生,第一名,第二名什么的。
赵常山只能在下面对着周边的家长嘿嘿傻笑。
领了奖状后,就算放假了,就是一个半月,到9月7日开学。
多多的课业有点多,谁让这个虎孩子选那么多课的?
只能让他在家学习,家里有个疼他的奶奶,赵常山就很放心。
大儿子满打满算的也就过了16岁的生日,算17了。
这就大二了,20岁之前,能大学毕业,然后赵常山想着就是把多多给送到国外去。
大儿子不管他,第二天下午的飞机,赵常山带着媳妇 和两个放假的孩子坐着飞机到了营地。
两个熊孩子一回来就开心了。
这里可是他们童年待得地方。
赵常山也了解了一下,没有选中去军校的孩子,这次有1千多个。
也许是现在军校要求严格了,这次毕业的孩子有3千多人,只要了一千多人。
其余的孩子,只有几个没有考上大学的,不过也都会安排好的工作。
这次又是一千多个大学生。
主要就是分布京城和尔滨这两个城市的学校里。
算是各个行业都分了一批人。
现在孩子有点断层,赵常山想着,是不是不全要孤儿,这里可以做成一个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独立的一个地方?
这事还得和老爹说。
那些叔伯家的孩子孙子也有很多,让他们把孩子孙子都送过来,不是说以后让赵常山给看着点吗?那就从现在开始,进入他的营地,从做一名小兵开始。
不然以后无亲无故的谁会帮他们?就凭借一句我爹 我爷是你的叔伯这句话吗?
就算帮,那也是赵常山念了旧情,这人情也就能用几次,还得看赵常山以后的良心和时间是不是多。
赵常山在营地待到了八月,把媳妇和孩子留在了营地,他们在这里待到9月才回去,可赵常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