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庆有些不懂:“咋了杨兄弟,古董多不好吗?
这样你不是可以多赚点钱?”
杨光树有些尴尬,钱,谁不想多赚。
但我特么没本钱了啊!
杨光树干咳一声,实话实说:
“猪哥,小军昨天才通知我,今天就仓促而来!
没想到你们有这么多货要出手,早知道我多准备一下,天黑再来!”
天黑?
别说天黑,你再晚来一步,一件古董都看不到。
听到光树哥又在为自己迟到开脱,杨老弟几人,差点破功,笑出声。
这光树哥真能扯,明明睡到大中午,硬是说成到处奔波劳碌一样。
这光树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以前不会也在忽悠、哄骗我们吧!
应该不可能,我们一直都是在占他便宜,吃他的,喝他的。
大家都一穷二白,除了一把子力气,啥也没有。
朱元庆一心只想着出货,完全忘记了筹钱的事情。
李成富还以为,杨光树动不动就几十辆单车,几千上万只洋火机抛出来,身上最少也有一两万现金备用。
谁知,4000块钱就叫停。
随即反应过来,这钱,肯定不是他一个人在赚。
估计暗处,还有合作伙伴。
朱元庆摆摆手,师兄弟们不再搬运:
“杨兄弟,下次我让小军提前几天通知你,让你有个准备。
给你透个底,我们一帮兄弟全国各地跑,
专门吃这一碗饭,老物件不会少。”
这话杨光树相信,民间考古专家,运气好,一座大墓,几千上万件古董都有。
杨光树甚至怀疑,他们还有不少宋瓷,其他朝代稀世珍宝。
也许这就是他们的销售方式,几件好东西,搭一大堆垃圾。
杨光树接过杨光国的本子,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各种古董单价:
“猪哥,李哥,总共4075元,你们算算账,看对不对。”
这次,朱元庆没有大方到杨光树说多少就是多少。
出库的时候,也是有人在记账。
几千块钱的东西,没有马虎,又对了一遍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