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容战不声不响进了兵部做七品主事,他本来就是七品,倒也说得过去,军职和官职二者兼一,拿两份月俸。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有了他,兵部和工部接洽更顺利了,近一年来鼻孔朝天的工部官员,看到兵部同级也能客客气气了,负责兵器这块的官员感觉用对了人。
容慎进入大理寺费了一番工夫,多多少少要通一些大越律,可是熬了月余的夜。好在萧破云帮他恶补,最终通过了大理寺招书吏考试。
至于那个书吏空缺,是容棠花大价钱买通了一个老书吏告老辞职才换来的,要是容慎通不过,或者被人截胡了,这事才可笑。
容千奇进工部很简单,工部常年招人,培训好了放到地方去,给容千奇腾个位置还是很简单的。而且他的微雕技术也很好,辅助唐扶云相得益彰。
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熟悉了户部运作流程,但也仅仅只是熟悉,并不参与,税收的事都交给郑长治,他只专注于搞钱。
老也没有回音,宣宁帝都沉不住气了,大热的天把他叫进宫里去问话,“你想到搞钱方法没有?”
容棠道:“还差点时间。”
“什么时候?”
容棠想了想,“还差半个月。”
半个月后,第一批甜菜就该成熟了,虽然只有两分地,产量也不是很高。
打着牌,聊着天,就把话题带过去了,始终没说什么东西能搞钱。宣宁帝笑骂,“你这个屁股能坐在户部左侍郎位置上,不知道多少人看着你出错,郑长治都进了正轨了,你还是这样悠哉悠哉,也不怕别人弹劾你。”
容棠刚想说话,何大伴来报,“陛下,郑二公子回来了,同来的还有小谢大人。”
小谢大人就是谢禀之,他看着收完“野”麦之后,搓下粒来,晒干收好,却又等了郑久安许多天一同过来。
郑久安过去当然有个明面上的理由,就是全方位寻找有没有别的麦田,后面确实找不到,他要查的事也有了答案,自然就回京了。
谢禀之献上祥瑞麦子,说那几亩田已经种上了黄豆,他来的时候已经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