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云龙那份石破天惊的作战计划得到批准,整个八路军指挥体系如同瞬间上紧发条的精密战时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地图室里,参谋人员在巨大的沙盘上不断移动着代表各部队的旗标,推演着各种可能。
电讯室中,电报员的手指在按键上翻飞,急促而清脆的“滴答”声从未停歇,将一道道命令化作无形的电波。
这些电波如同一张无形的网,以惊人的速度穿透夜幕,抵达山西境内的每一个角落,唤醒一支支蛰伏的力量。
从巍峨的太行山脉到险峻的吕梁山区,从奔腾的滹沱河畔到蜿蜒的汾河两岸。
无数支或大或小的抗日武装力量,如同沉睡中被骤然唤醒的雄狮。
太行山的游击队悄然集结,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山坳。
吕梁山的民兵们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藏在地窖里的土枪和缴获的“三八大盖”。
汾河边的武工队员们则开始对日伪军的据点和交通线进行抵近侦察。
他们或许装备简陋,或许人数不多,但此刻,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他们紧密地凝聚起来——
不惜一切代价,袭扰、牵制、迟滞日军!
为独立旅那支孤军的奇袭,争取到哪怕多一分钟的宝贵时间!
就在八路军的正规部队与地方武装力量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之际。
一股长期游离于主流视线之外,来自江湖草莽的力量,也正在暗中积聚能量。
这股力量的枢纽,便是名义上仍是“土匪”,实则早已秘密效忠李云龙的清风寨大当家——朱子明。
早在周卫国归来之后,凭借其对未来战况的预测,为朱子明和清风寨规划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这条路的核心,便是整合晋省乃至华北地区广袤土地上的绿林好汉与江湖势力。
周卫国深知,仅凭八路军现有兵力难以完全覆盖和牵制庞大的日军体系。
而晋省江湖草莽,虽鱼龙混杂,其中却也不乏身怀绝技、血性未泯的豪杰,且大多与日寇有着血海深仇。
若能善加引导,以利诱之,以民族大义激之,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