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将细碎的光影洒落在御书房的青砖地面上。
御书房内,布置典雅,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然而,此刻屋内的气氛却异常凝重,丝毫感受不到这宁静午后应有的闲适。
百里中君神色严肃,将所有武将,以及自己最信任的人都召集到了御书房。
经历了先前朝堂上边境噩耗传来的慌乱,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百里中君已然明白,大殿之上耳目众多,任何重要事宜都不适宜再在那里商讨。
御书房,这个平日里他批阅奏章、思考国事的私密之地,如今成了他们商议御敌大计的核心场所。
众人鱼贯而入,按照各自的身份依次站立。
武将们身披战甲,虽然身姿依旧挺拔,但脸上难掩忧虑之色。
他们深知,大雍的五十万大军压境,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百里中君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方长青与贾文毅身上,开口道:
“二位爱卿,粮草之事准备的如何了?”
粮草,是战争的命脉,在这紧张的战前筹备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贾文毅向前一步,拱手行礼后开口道:
“陛下,目前准备的粮草,可供五十万大军打三个月的仗,只是账不是这样算的!”
他的声音沉稳,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无奈。
“哦?这话何意?”百里中君微微皱眉,眼中满是不解。
在他看来,三个月的粮草储备,虽不算充裕,但也能支撑一段时间的战事了。
贾文毅叹息一声,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
“陛下应该都知道,大雍打仗讲究的速战速决,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连宁国的大军都能打崩溃。”
“所以我军准备多少粮草,还需要看大雍准备如何打这个仗!”
这话一出,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所有人皆是眉头一皱,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大雍军队的作战风格和强大战力,他们早有耳闻。
回想起大雍军队在战场上的凌厉攻势,众人心中皆是一阵发怵,原本因热血而燃起的激情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