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的烛火在穿堂风中明明灭灭,映得大臣们的影子在墙壁上扭曲晃动,却没有人敢打破这份死寂。
空气仿佛凝固,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的气息都会触怒龙颜,又或是将那潜藏在心底的恐惧暴露无遗。
终于,在经历了十几口绵长而沉重的呼吸之后,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躁,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那个身着绯袍的御史身上,只见他面色苍白,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仿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小心翼翼地往前迈出半步,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仿佛脚下踩着千斤重担。
他的官靴与青砖接触时,发出了细微的声响,然而在这寂静得落针可闻的空间里,这声音却如同惊雷一般,格外刺耳。
他始终低着头,不敢直视龙椅上的百里中君,目光躲闪着,似乎生怕与皇帝的视线交汇。
当他终于鼓起勇气开口时,声音里明显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意:
“陛下,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微臣认为,目前局势对我方极为不利,若强行与之对抗,恐怕会遭受重创。依微臣之见,当暂且避其锋芒,养精蓄锐,以待时机成熟再做计较。”
说完这句话,他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身体微微颤抖着。然后,他偷偷地抬起眼,迅速地瞥了一眼龙椅上的百里中君,又像触电般立刻低下头去,仿佛那一眼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然而,御史的话音刚落,原本那些躲在人群中噤若寒蝉、不敢开口的大臣们,仿佛突然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如同受惊的麻雀般往前涌来。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
一时间,朝堂上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仿佛一场毫无章法的大合唱。
一时之间,竟有十几个人上前附议,他们的声音中带着谄媚与怯懦交织的复杂情绪,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神色,仿佛只要赞同了这个提议,就能将雍军的威胁远远抛开。
看到这一幕,百里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