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占用了一些乡亲们的地,这地方就跟迎宾大道一样,两旁支起摊位绰绰有余。
“阳子,你看看这环境怎么样?”张军指着脚下的路,连个石头子都没有。
“好嘛张叔,比我二婶儿的腚都光溜。”苏阳笑着,大家伙齐声哄。
苏阳从屋里端出碗筷,一边与众人闲话家常,一边哧溜哧溜地吸着面条。待他放下碗筷时,院子里的清扫工作已接近尾声。
惦记着许久未去的六子那边,苏阳跨上摩托车便出了门。
一路穿行在乡间小道上,逢人便打听收秸秆的消息,不知不觉竟已驶出几十里地,眼看就要离开陆洛甫乡的地界了。
几经周折,终于探得六子他们的下落。
苏阳顺路找了过去。
他们目前在一个河边驻扎着。
油纸布围成的临时工棚里,机器的轰鸣声与三轮车的突突声此起彼伏。
一队队满载的地板车正排队卖料,工人们挥舞着铁叉,将粉碎好的秸秆源源不断地装车。
乡里派来的记账员在一旁认真登记着每一车,这些工钱都由乡财政支出,苏阳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乐得其成。
“阳子来啦!”
娜扎嫂子眼尖,远远就瞧见了他,忙不迭地迎上前来,手指不自觉地拢了拢耳后的碎发,“今儿个怎么有空到这儿来了?”
“嫂子,我来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苏阳笑着答道。
“别看这儿乱,可都是有条不紊的。”娜扎嫂子指着忙碌的工地说,“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你就放心吧。”
这时,六子闻声从远处跑来。
几日不见,他的脸庞被晒得黝黑发亮,活像抹了层桐油。
两人沿着河岸巡视,只见沿岸堆放的碎料如长龙般蜿蜒排开,少说也有几十吨的存量。
“阳子,咱瓜田那边咋样了?”六子抹了把汗问道。
“都安排妥当了。”苏阳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说,“地已经犁了大半,种子这两天就该到了。我等会还要过去看看,把种子先发下去,尽快种到地里,等着下雨估计还早呢。”
六子拍着胸脯保证:“这儿有我六子坐镇,保管出不了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