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后与杨银杏相识二十多年,彼此间都非常熟悉。
她们都知道对方的来历、真面目。
但,对于银杏原本的姓名就连银杏自己都刻意遗忘了。
以至于,记性超级好、注重细节、精于算计的杨太后一时都想不起银杏的姓氏。
杨太后皱着眉头,努力回想,终于,在大脑的犄角旮旯,她找到了——
“冯!对,银杏原本姓吴,乃医药吴家的女儿。”
而吴太医也姓吴,也曾是南朝的太医。
杨太后眼底闪过一抹近乎笃定的猜测,“所以,他们是同族,甚至是本家?”
银杏虽然远离故土二十多年,但她被乱兵掳走的时候,已经十五岁了。
她记得自己的家人,家人和亲戚们,也当记得她。
二十多年的光阴,只会让人老去,也不会让人改了容颜。
乡间地头的一个偶遇,或许就让吴太医认出了曾经的亲人呢!
杨太后的脑子转得飞快,她不但猜测了吴太医与银杏的关系,还脑补出了两人“重逢”的画面。
至于银杏为何会躲避吴太医,不愿意与亲人相认。
熟悉银杏的杨太后大概也能猜到原因:
第一,银杏一直因为全家被杀、自己独活而愧疚不已。
她连姓氏、身份都不要了,一心只想报仇。
如今,仇报了,她也老了,她的心也跟着沉寂了。
认亲与否,对于她来说,真的不是那么的重要。
第二,银杏顾忌杨太后。
没人知道她出身医药世家,也不会把宫中过去的一些陈年旧案算到她的头上。
可若是她跟吴太医相认,世人就会知道,原来杨太后身边的杨嬷嬷本姓吴,会医术。
她的亲人吴太医都能研制出攻克瘴气之毒的良方,杨嬷嬷的医术应该也不差。
大家或许还不会怀疑杨嬷嬷(其实是杨太后)跟先帝的驾崩有关,宫中过往的一些旧事,可能会被人翻出来。
银杏在波谲云诡的后宫挣扎了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小心谨慎。
她绝不会轻易露出破绽!
第三,或许银杏本身就跟吴太医有旧怨。
没人规定亲人之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