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宜,显是拓跋焘早有准备,而非临时起兴。
    只不过,其中一套新装,却是照着汉人衣冠的样式设计的。
    底下诸王交换着目光,唯拓跋健、拓跋月与拓跋焘碰了个眼神,再颂赞了一番汉人服饰。
    拓跋健又道:“昔年,太祖皇帝正服色,服尚黄,并令朝臣皆束发加帽。惜哉不成。其实呐,照我看来,汉人衣冠还是挺好看的嘛,哈哈……”
    众人听他如此说话,再瞥见座上皇帝的服色,不免想起天赐二年时,道武帝车旗尽黑一事。
    犹记,道武帝在改制之时,还以土德为由提出尚黄之说。仅此一事,便可见道武帝改制无力,只能令鲜卑旧俗复辟。
    现下,便是皇帝有所冀图,只怕也很难遂心如愿吧?
    当然,这话只能放在腹中,不敢道出。
    一时间,称颂之语纷起,秋水一般漫延开来,便连拓跋健的独生子拓跋仁,也用脆嫩的嗓音再三称谢。
    因着特别的优宠,拓跋仁是唯一一个随父前来的晚辈,至于其母崔氏已在数年前过世了。拓跋健没有姬妾,只能由自己的母妃尹氏照顾孙儿。
    后来,霍晴岚以德惠郡主的身份嫁过去,正好和婆母一起照顾幼子。
    拓跋仁精乖得很,对此非但没有一丝不悦,反倒时常跑去武威公主府串门,显是想变着法讨好继母。
    中秋小聚之后,拓跋月又和达奚澄商量,要给田庄内的雇民添置新衣、棉被。
    多年以前,拓跋月流离在外,深知京畿之内,亦有冻死之骨。于是,待她有了田庄,便授意霍晴岚任聘贫民,为她耕耘经营,免受饥馁之苦、流离之灾。
    日前,阿碧向公主禀说,雇民在施肥之时,偶然间发现可用胡麻代替。
    拓跋月遂准她用小豆、胡麻一并试验,隔数月再观成效。
    中秋节后,李云从在景行坊巡视,去金玉肆里讨水喝。
    骤听得阿碧说,小豆、胡麻沤肥的试验并不怎么顶用,李云从便笑道:“要不然,我也来试试?”
    旋后,李云从让药童德文去购买绿豆。
    而后,择一休沐之日,李云从再把绿豆放在锅里熬煮,又和药童德文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起来。
    说话间,李云洲钻到庖厨中来,吸吸鼻子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阴脉先生妙姐神话从童子功开始星武帝尊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废柴真千金,靠玄学直播爆红了傀儡皇帝?我能召唤华夏人杰水浒:我武大郎,反了!重生1976:开局赶山打猎养活家致命偏宠,顾少步步诱哄巅峰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