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三十多岁忧国忧民的种师道,因为妄议了朝廷不符合实际的政策,
无意间触怒了制定此国策的太师蔡京。蔡京当然无法容忍这样的小卡拉米对自己非议。
只是挥了挥衣袖,在爪牙的运作下,成功弹劾了种师道,使得种师道被免职罢官十多年。
直到种师道将近五十的时候,由于西北的西夏折腾的太厉害,
朝廷才重新想起种家将门里的种师道。
换了赛道的种师道,从文臣变为武将,二十多年时间,竟然在边地打出了赫赫声名。
第二天朝会,讨论的重点仍然是退敌之策。
由于宋钦宗没有明确的战和态度,因此很多朝臣摸不准新皇的脉,不敢轻易开口表态。
"李爱卿,最近金兵有什么动向,我军战备怎么样?"宋钦宗问道。
"陛下,我军已经打退了金人的试探性进攻,如今汴京军民百姓同仇敌忾,金人没有什么有效的攻城办法!
只是随着西军、江淮军、荆楚军到来,未来到达汴京的军队会越来越多,各军之间军令不出一门,使得将令混乱!
臣希望行营司能够有总揽之权,使得军令统一,一同抗敌!"李刚说道。
李邦彦一听李刚这话,内心暗暗冷笑,自己昨天才给李刚挖坑穿了小鞋,
没想到,这头铁哥李刚,今天就主动跳到坑里!这不是更加深陛下的猜忌嘛!
"这个嘛,援军刚到,各部都不熟悉,统一军权的事,过段时间再说吧!
老将军,有什么退敌之策?"宋钦宗已经对李刚失去兴趣,于是继续问向种师道。
"陛下,金兵虽然来势汹汹,悍勇异常,可是他们孤军深入,后勤补给已经非常困难!
因此,只要我军死守城池、金兵五万人马,人吃马嚼,每天消耗的是天文数字,再加上各地勤王军队还会陆续到来,不出两个月,战局会对我朝越来越有利!"种师道说道。
"陛下,等两个月后,金兵断粮,只能北撤,到时候咱们可以在金兵渡河时,半渡而击之,必能大获全胜!"李刚补充道。
"陛下,臣接到汴京附近州府的奏折,金军因为粮草不济,派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