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
在县试的阅卷现场,主考管林大人看到贾瑜的试卷时,不禁拍案叫绝:“好字,文章也佳,各位同仁,快来看看这份试卷。”
几位考管围了过去,一看到试卷上的字迹,立刻惊叹不已,虽然是馆阁体,却展现出了书法大家的风范,可见此人的书法造诣非同一般。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篇文章同样写得出色,众人一致认为,这位作者的文章即便参加乡试,也必定能够跻身前三甲。
数日之后,县试的榜单终于揭晓。
贾瑜的名字赫然位于榜首。
有人探听到这是荣国府贾家的三少爷,立刻奔向贾家。
一路上敲锣打鼓,鞭炮齐鸣。
贾母正在荣禧堂与几位孙辈谈笑风生,突然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和锣鼓声,感到困惑,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鸳鸯,你去瞧瞧。”
“天大的喜事啊,老太太。”
这时,一名丫鬟兴冲冲地跑进来,满面笑容地报喜:“老祖宗,外面有人来报喜,咱们府上的瑜少爷在县试中榜,还荣获了榜首……”
“什么?瑜少爷县试得了榜首?”
即便是贾母对贾瑜并无太多好感,此刻也不免感到震惊。
这位庶出之子竟然有这样的才华,虽然只是县试,但能够夺得榜首,成为秀才几乎已成定局。
然而,贾瑜参加县试的事情,她竟然一无所知,府中也无人知晓。
“你所说的可是事实?”贾母再次询问。
“千真万确,老祖宗。”
“好,鸳鸯,你带人去外面发些喜钱,以示庆祝。”贾母露出了笑容。
即使不看重这位庶出之子,但他毕竟是贾家的血脉,若能考取进士,对贾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益处。
虽然不愿承认,但贾家目前并无杰出之才,宝玉尚且年幼,尽管对她寄予厚望,但何时能够成才尚不得而知。
未来,贾瑜或许能成为宝玉的助力。
三春没想到贾瑜真的没有夸大其词,真的考中了榜首,三人都为贾瑜感到高兴。
“没想到三哥真的没有吹牛,真的考中了榜首。”探春说道。
“三哥真了不起,一定要让他请客。”惜春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