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常宁修好收音机后,就像是开启了一个机关,好多人都会找常宁修东西。
当然也不是白修,要么是给钱,要么说给票,要么给东西。
常宁来者不拒,导致此后常宁每天就没有缺过肉吃。
虽然他本来就不缺肉。
刘春霞时常感慨:“现在的日子我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从开始的震惊现在已经变的麻木了。
不过常宁暗想京市就是京市,在其他地方这些东西是多稀罕的玩意,等等在京市却很多人都有。
最后发展到了就是厂里的机器也有人请常宁修。
现在国内机器好多都是进口的,能修的人很少,常宁想了想也答应了,反正以前他也学过修机器,虽然没有用的上。
常宁修的又快又好,而且要是坏的太厉害,他还画图纸示意工厂可以自己造这些零部件。
不过当有学校的老师知道后,说常宁可以进研究所,一听这话常宁装傻像是没有听见似的。
和常宁一起的同学王茂一看常宁的表情就知道这位学霸是不想干。
不过他却没有说出来。
王茂就是第一个让常宁帮忙修收音机的。
他和柳同学当同学有两年了,他已经渐渐的了解柳同学的性子,他要是不想干就会装作听不见。
反正常宁觉得自己当个机修工就不错,其他的常宁表示没有兴趣。
虽然和常宁现在学的东西和修机器也是八竿子打不着,因为常宁现在学的是计算机。
常宁用了二年多的时间把大学课程学完后,也不顾选择其他研究所和学校的招揽,六五年的时候常宁进了国棉一厂工作,专门修机器的。
现在国棉产的机器是本土和进口设备都有,不过已经慢慢的开始彻底的本土化。
常宁也时常的提出意见,可能是因为常宁出色的表现,他没有干多久就要被分了房。
不过常宁拒绝了,不过常宁没有答应,因为人设的原,他也没有说原因。
领导知道柳同志的个人情况,就去问了在食堂帮忙的刘春霞。
没有错,刘春霞也在国棉一厂,因为常宁的情况,离不开家里人,所以刘春霞被安排进了国棉厂的食堂当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