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一个注定无嗣的皇子有什么好扶持的?秦大人人证物证俱在,若是私下里知道也就罢了,期间好操作的很,但眼下众目睽睽,那么多人都知道了,还怎么操作?不如赶紧将二皇子赶下台,也好将仅剩的四皇子请上来。
到时候若是让四皇子知晓自己曾经为二皇子说过话交好过,岂不难看?
亲身体会到之前还对自己言笑晏晏的臣子们瞬间倒戈相向,二皇子整个人都懵了。不是,你们就这么放弃我了?我可是二皇子!是父皇如今的长子啊!你们,你们竟敢放弃我?!
用阴狠的视线扫视众臣,二皇子以为有用,殊不知只会让众臣更加反感。如此小肚鸡肠,怎堪大用?今日反正已经得罪他了,若是让他日后翻过身,岂不是会清算他们?当即参的更起劲儿了,不仅各式各样的罪名出现,连莫妃都牵扯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那本《女诫》。之前还是本香饽饽,现在却成了罪恶之源。
看着朝臣如此反复,九阙闭了闭眼。她终于知道景泰帝身为开国皇帝为何总有种力不从心之感。这朝堂上的臣子,不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一言一行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怪不得总是有人祸。这些臣子中有一半都是前朝遗臣,当初他们可以为了活命投靠新朝,现在就可以为了荣华富贵背后偷偷搞事儿。
前朝末年,那些真正贤德的臣子要么死在抵抗起义军北蛮军队的过程中,要么直接殉国。留下来的都是些歪瓜裂枣,偏偏大景建国时间不长,人才不够,还得依托这些臣子。等景泰帝终于从各种繁杂的事物中抽出身来,平民学子向上爬的路——科举,已经被他们牢牢掌控。近些年来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臣子,身后无一不有后台。真正的寒门学子那是一个也没有!
这样的朝堂,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足为怪。
就是可惜了景泰帝,好不容易打了天下,却被偷了家,怪不得总是生气。
总而言之,二皇子是废了。
景泰帝看着下面众臣默默不语的模样,已经可以想象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了。不过就是个二皇子,不过就是个扶不上墙的皇子而已,反正不还有个老四吗?
再看看老二那副颓丧还不服的模样,景泰帝原本还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想想无辜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