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突然想起那句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娘子请放心,我们一定会谨言慎行,不出乱子。”
“嗯!人手不足的话让学院的人也跟着过去帮忙,山上那些也都去。”
“山上的那批孩子?”姜时笙诧异。
“对,我可没想关他们两年,白吃白喝,自然是要干活的,现在他们也清楚了我们这边的规矩,自然是可以出门,而且世道这么乱,我相信他们也不会自寻死路的跑出去。”
“好的,我马上去办。”
翌日清晨,城门准时被缓缓打开,等待多时的百姓开始排起了队伍,陆陆续续的进城出城,但是他们这次不止是像以前比较悠闲,而是形色匆匆并且眼神止不住的露出同情,时不时的苗向另一旁的人群,那是一群不至于衣衫褴褛,但是也是风尘仆仆带着一大堆东西的百姓。
虽然同情,但是这并不是自己能管得了的,只能叹口气,继续自己一天的日常。
不过很快就有穿着青衫学子衣服还有绿色的衣服的人,扛着桌椅出了城门,走到了城墙之下。
百姓们也都露出了笑容,十分的欣慰,都明白那代表着什么,眼里又是骄傲,又是自豪,也都是松了一口气。
而流民这边却是面带愁容,等了几日,终于等到人过来,可是带来的解决办法并不是让所有人满意。
“老李,你们怎么想的?倘若去当兵,那就是去送死啊!”
“可是我们的粮食也不多了,之前那几个县城都不收,我们又走到哪里去?”
“就怕是又遇到那些败兵,那可真是会马上没了命。”
“而且他们也说了,不会马上去战场,说是要训练几个月,不适合的人还进不去呢,说是当工兵,守兵,护卫什么都,而且军饷也挺多的,足够我们一家人生活了。”
李老头也是踟蹰,他的邻居老于的二儿子突然站了起来:“不用想了,我去。”
于老头一听就急了,抓住儿子的胳膊,感受着胳膊下强有力的肌肉,自己的二儿子是几个儿子当中最强壮的一个,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