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们俩的印象里,婆母有什么不好做的,不好做的是儿媳妇。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讲究百善孝为先的,在很多情况下儿子都不敢反驳母亲,更何况是儿媳妇。
一般来说,婆母不主动找麻烦,儿媳妇就该笑了。
金氏和程氏沉默之后,还是程氏开口活跃气氛,“不愧是母亲的女儿,跟您一样的善良。”
其实在程氏的眼里,婆母金氏确实挺好的。这些年对她不错,也没有给她立过规矩,也不插手他们小两口房里的事情。
在她有了嵘哥儿之后,婆母从来都没有说过一次关于子嗣的问题。
就算俞氏那么闹腾,婆母不喜归不喜,但也经常敲打府里的下人,怕有人阳奉阴违的怠慢了她。
程氏想到这些,时常觉得自己这辈子走了大运。
程氏这么说,金氏也挺高兴的,毕竟是夸她嘛。金氏自认为她还是一位好相处的婆母的。
金氏这会也想起了程氏才嫁过来的时候,女儿就各种劝她先释放善意,不要为难程氏。
不然金氏也不可能一点规矩不立的,越想金氏看女儿的目光就越担心,“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不过我这个女儿确实挺善良的。”
金氏夸完女儿,担心女儿以后被儿媳妇拿捏的心,就明明白白的在脸上表现出来了。
显然金氏也跟婆母的想法一样,在金氏再次开口劝之前,程氏就着急的说话了,“小妹,这人与人的相处,都是相互。要是你做了你该做的,别人不领情,你就要拿出王妃的气势来。别被人欺负了。”
金氏赞同的不停的点头,“你大嫂说的对,你也不要一味的太好说话了。”
周琼月知道娘和大嫂的意思,也知道娘和大嫂都是为了她好,她也跟着赞同的点头,“我只是怕自己做不好婆母而已,又不代表我好欺负,娘和大嫂就放心吧!”
程氏本来就有点护短,连俞氏那种惹事的妯娌到了外面,她都要护一护。何况是一直对她很好的小妹了。
在程氏的眼里,小姑子周琼月就没有哪里不好,“就凭小妹你有这一番心意,你以后都会是一位好婆婆。就看别人惜不惜福了。”
金氏也很赞同老大家的话,“你大嫂说的对,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