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沉思过后将此事交给了大理寺,想来也是看中了魏咎的刚正不阿的秉性和在朝中中立的立场。
魏咎拱手道,“臣接旨!”
景帝按了按眉心,“若无其他事,朕……”
“陛下,臣有事要奏!”
看到景帝有结束的意思,一直跪在队伍最后面的关沵抬声喊道。
景帝环视一圈,看到从沈霁身后,原本在陆九渊身旁跪着的一位皮肤黝黑的年轻小将跪着出列,挪动到队伍前列。
“你是……”
景帝拖长了嗓音,这位小将看着眼生,他努力回想着沈毅定期递回来的军报中,有没有提过这号人物。
乍然得见天颜,关沵心潮澎湃,“启禀陛下,臣姓关,单名一个沵字。”
“关沵?”景帝沉思了片刻,仍是没有印象,他探寻的眼光望向沈毅。
沈毅见状忙对景帝解释道,“关沵出身行伍之家,他的父亲是跟在臣身边二十多年的副将。这几年关沵一直在边关,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听到沈毅的介绍,景帝点点头,而后问道,“关小将军,何事要奏?”
沈毅只说关沵立下了不少功劳,却没有说他立下哪些功劳,可见都是寻常的功劳,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若是像陆九渊那样每一项功劳都让人眼前一亮的,沈毅定然会不吝啬赞美之词。
正如前段时间沈毅在递给朝廷的战报中对陆九渊的溢美之词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以至于景帝对陆九渊印象深刻。
想到这,景帝对这个突然跳出来的关沵的好奇心便淡了许多,以至于他脸上的神情也淡淡的。
看到景帝不冷不热的模样,关沵心里怄得要死。
自从陆九渊突然在军中出现,便出尽了风头,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一切,包括沈大将军和沈小将军的信任,军中兄弟的仰望以及战场上本该属于他的功劳。
攻打树城时,眼看他要第一个攀上云梯,踩在树城的城楼上,只差一步,被陆九渊踩在他的肩膀上捷足先登,拿下了先登之功。
与南夏国在虞城交锋时,他不慎中了南夏国大将尼康的埋伏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