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研发工作陷入了僵局。每次讨论都会演变成激烈的争吵,团队的气氛也变得异常紧张。其他同事在一旁看着,也不敢轻易表态,生怕卷入这场纷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晓琳决定亲自进行烘焙实验。她利用业余时间,在烘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不断调整烘焙的时间、温度和火候。她记录下每一次实验的详细数据,仔细分析咖啡豆的变化。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她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凸显独特口感的烘焙方法。当她将烘焙好的咖啡豆拿给李师傅品尝时,李师傅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认可的神情。
“晓琳,不得不说,你这个方法虽然冒险,但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也许我们是该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了。”李师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和敬佩。
随着咖啡豆的选定和烘焙问题的解决,包装设计成为了下一个关键环节。晓琳希望设计一款简约而不失高雅、富有创意且能体现咖啡文化内涵的包装。她与设计团队进行了多次沟通,提出了自己的各种想法和创意。然而,设计团队在理解和实现她的理念时却遇到了困难。
设计团队的负责人陈姐无奈地说:“晓琳,你想要的那种感觉很抽象,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案,但都不太能达到你心中的效果。而且,一些创意元素在实际印刷和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问题。”
晓琳看着设计团队提交的几版方案,确实都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她感到有些沮丧,但并没有放弃。她开始收集各种优秀的包装设计案例,与设计团队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试图找到灵感的突破点。她还亲自参与到设计草图的绘制中,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心中的包装模样。
在这个过程中,时间紧迫的压力也逐渐显现出来。市场部门已经制定了产品推出的时间表,希望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咖啡文化节上进行新品发布。然而,研发工作的延迟让市场部门十分焦急,他们不断地催促晓琳加快进度。
市场部的张经理找到晓琳,焦急地说:“晓琳,你知道这次咖啡文化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推广机会。如果我们不能按时推出咖啡豆礼盒,就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