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咖啡豆了解的不断深入,晓琳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礼盒的核心——咖啡豆的烘焙环节。她主动向公司的烘焙师傅请教,了解烘焙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烘焙车间里,她亲眼目睹了生咖啡豆在烘焙机中逐渐发生的奇妙变化。师傅告诉她,烘焙程度的不同会对咖啡豆的风味产生巨大的影响。浅度烘焙的咖啡豆酸度较高,保留了较多的原始风味和果香,但口感相对较薄;中度烘焙则能平衡酸度和醇厚度,展现出丰富的风味层次,既有果香又有坚果和焦糖的香气;深度烘焙会使咖啡豆的颜色变深,苦味加重,醇厚度大幅提升,但酸度会降低,同时会产生更多的烟熏和巧克力风味。晓琳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要点,并且根据之前对市场需求和目标消费者的分析,提出了采用中度烘焙为主,搭配少量浅度烘焙和深度烘焙咖啡豆的方案。这样,消费者可以在一盒咖啡豆中体验到不同烘焙程度带来的多样风味,满足不同的口味偏好。
在确定了咖啡豆的烘焙方案后,便是紧张的烘焙制作环节。晓琳全程跟进,协助烘焙师傅严格控制每一批咖啡豆的烘焙时间和温度。生咖啡豆倒入烘焙机后,在逐渐升高的温度下,开始发出轻微的爆裂声,就像一场小小的音乐会。起初,咖啡豆呈现出淡淡的青草味,随着烘焙的深入,颜色由浅绿转为浅黄,再慢慢变成褐色,这时,咖啡的香气开始弥漫开来,先是清新的果香,而后转为浓郁的焦糖香。当达到中度烘焙的理想状态时,师傅迅速停止烘焙,让咖啡豆冷却,以锁住风味。晓琳看着一颗颗色泽均匀、香气扑鼻的咖啡豆从烘焙机中出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小心翼翼地将不同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