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茶肆的茶房是一对老夫妻,玄奘还没到茶肆前,那老茶房就殷勤地迎了出来:“法师,一路辛苦,请里边坐。小人有好茶伺候。”说着朝里面喊:“老婆子,快上好茶——”
这茶肆很简陋,在山壁和一棵柳树中间搭了一顶篷子,摆放十几张杌子,然后搬来七八块表面平滑的石头当案几。老婆子在后面烧茶,老汉当茶房。
正在喝茶的十几个香客一见来了和尚,还有头裹白布的胡人,都站起来施礼。玄奘合十道谢,放下大书箱,和波罗叶在杌子上坐了下来。老茶房上了一壶茶,瞧了瞧玄奘的书箱,笑道:“法师是远道而来的吗?”
“贫僧自长安来。”玄奘道,“到兴唐寺参学。”
“哎哟,长安来的高僧啊!”十几个香客顿时兴奋了起来。
“老丈,兴唐寺怎么走?”玄奘看了看,这里有两条岔路,顺着山脉一条向北,一条往南。
“哦,法师一直朝北,走上十里就到了。”老茶房道,指了指,“往南是去判官庙的。”
“判官庙?”玄奘有些诧异,判官庙原来也在这一带!
众人以为玄奘不知道,有个香客当即说了起来:“法师,这判官庙可灵验了!供奉的是咱霍邑县上一任县令,崔公。”
“这崔公可真是百姓的父母官!”另一个香客道,“据说他天生有阴阳眼,夜审阴,日断阳。把霍邑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邪小人没有敢作奸犯科的。死后成了泥犁狱里的判官,只要是百姓有冤情苦难,有求必应!”
“还不止呢!”另一个老年的香客插嘴,“连这兴唐寺都是崔公出资修的,老汉有个侄子当年在工地做账房,据说花了三万贯的钱粮!法师您看遍了天下寺院,这兴唐寺只怕在全天下都是数得着的。”
这个消息令玄奘吃惊起来:“兴唐寺是崔公出资修的?贫僧在长安时,听说是朝廷下诏修建的啊!”
那老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