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进程顺利得有些超乎想象,可这种顺利却让他感到浑身不自在,仿佛自己失去了某种掌控权 ,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向前走。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个被李文东制止拍摄的镜头 —— 饰演民女的赵明被扯下肚兜的画面。
在江文的设想中,这个镜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是对人性、对社会黑暗面的一种直白的揭露,是电影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爆发点。
通过这个镜头,他希望能够刺痛观众的神经,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认为,电影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娱乐,更应该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真实面貌,而这个镜头就是他想要传递的信息之一。
然而,李文东却认为这个镜头没有必要。
在他看来,电影要考虑市场的接受度,这样过于暴露和敏感的镜头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不适,甚至可能导致电影在审核和推广过程中遇到阻碍,影响电影的商业利益。资本的逐利性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它要求电影在艺术表达和市场需求之间做出妥协。
江文的内心充满了郁闷和无奈。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束缚在一个无形的牢笼里,创作的手脚被紧紧捆绑。以往他在创作电影时,虽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强烈地感受到资本的压力。
在他的观念里,导演是电影的灵魂,应该拥有绝对的创作自由,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银幕上。
他希望通过电影表达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见解,探讨社会问题,展现人性的复杂,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和资本,去制作一些千篇一律、毫无深度的作品。
这种创作自由与资本限制之间的矛盾,让江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开始反思自己与李文东的合作,以及电影行业中普遍存在的资本与创作的关系。
他不禁想到,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电影市场中,导演们还能否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创作的初心是否会在资本的裹挟下逐渐迷失?
他深知,电影的制作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导演必须要放弃一部分创作自由,去迎合资本的需求呢?这些问题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 。
这时,周云踱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