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建设上来了,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呢?
文化自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是推动宁县乃至整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
温婉的想法总是那么有前瞻性,她看到的事和物永远都那么超前。
雷鸣的掌声响起来的时候,大家也在思考着如何在全县范围内去开启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找回文化自信!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潮流的时代,新是创新,是潮流,是个性。
而传统,却成为了旧,是被很多人遗忘在角落的故纸堆,是老气横秋、跟不上时代的代名词。
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古老技艺,像精美的苏绣、古朴的木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仿佛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无人问津其背后蕴含的千年智慧与匠心。
传统的诗词歌赋,在流行音乐与短视频的冲击下,也逐渐失去了在大众视野中的光彩,年轻人鲜少愿意静下心来品味其中的韵律之美与情感之深。
然而,温婉的一番话,如同一束光照进了这片被忽视的角落。
她让大家意识到,传统并非真的“旧”,而是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富矿。
那些古老的节日,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与传承,每一个习俗都承载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民族精神的凝练,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价值观念。
然而现在,明明每次县里推行的文旅活动时都有传统的技艺表演,可除了外地游客会去围观了解,本地的青少年却都躲得远远的,毫无想了解的兴趣。
如此这般,那么这些传统文化还如何传承绵延下去,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这不仅是摆在宁县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在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刘家林对温婉提出自己的想法,“温主任,依你看,淡化洋节,重视传统节日这想法确实很好,但洋节本身就没有和传统节日有多大冲突。
追根究底,年轻人喜欢过洋节,是因为洋节比较重视那种外放的情感表达,给年轻人带来一个情感出口,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意背后的宗教意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