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党争之时,吴贞毓和马吉翔没少交恶,此番更是为了反驳而反驳。马吉翔也没有再反对,在他看来,这些人反对也没用,还是需要看外面将领都眼色。一旦对方放任清军不管,这一路上的各型各色的明军,肯定会望风而降。当年在越州府就是如此,李成栋,佟养甲几千兵马,就能吓得永历帝魂飞魄散。
此刻门外忽然传来响声,却是一个全副盔甲的武将,昂首阔步的走了进来。他全身灰尘,有些疲惫,但神采未减分毫,似乎过来要办一件大事。
他直接上殿,弯腰行礼,然后缓缓起身,扫视全场道:“首辅,诸位学士,今日我郑国来,正是为前线将士讨一个封赏!”
翰林院检讨蒋干昌怒不可遏,骂道:“竖子敢尔!圣上在此,自有定夺,岂可讨要封赏!”
郑国看了一眼永历,此刻他已然退到群臣背后,遥遥观望。郑国鄙夷道:“秦王为国捐躯,岂可没有封赏,那让这些还在两湖拼命的将士,岂不是心寒?各位岂不见,清狗的三顺王,对我们逼索甚急,他们可都是昔日我朝的臣子。”
大厅之上,顿时一片怒骂之声,飞沫如烟,看的台上永历帝旁,司礼监秉笔太监庞天寿也有些狐疑。他一直是与孙可望勾连,作为永历朝的内应,但此刻孙可望身死,自己也要在前线选一人攀附,才可保日后地位。否则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于是他大声道:“郑指挥使,有什么条件,可以呈上来看看,皇上自有定夺。”此番缓和局势的做法,也让永历帝投来感激的眼神。在他眼里,万一激怒了郑国,他可能会痛下杀手。
“那好!”郑国将自己怀中的一卷奏折直接扔了上去,啪的一声,掉在庞天寿身前。
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