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县政府也有考虑,因此早就负责划定了区域,陈家兴只需要带人前去施工就行。
如此一来,刚刚招募的这群的技术人员,便有了用武之地,几个拆迁安置区的建造,对于他们并不算太难。
况且也有老技术员在一旁督导。
技术员陈家兴有,但工人就别想了,只能用六安县本地的小工程队。
这个年头虽然还没有外包这个概念,可也有不少十几个人的小工程队,从那些大工程公司中接活。
不过大多都是那些边边角角的,像陈家兴这种,直接把工程给他们做的,还是第一个。
分派给他们没问题,不过最后的验收环节得达标,才可以结工程款。
以前陈家兴听说这个规定的时候,只觉得是在压榨工人,然而随着他站的位置越来越高之后,却是觉察到这种方式十分有必要。
要没有这个环节,这群工人还真敢给你乱七八糟的弄,毕竟没有约束的东西,便是不可控的。
至于让这些小工程队自己垫资,陈家兴也是干不出来这种事,所有的材料都由他来购买,并进行审核。
质量这一块儿,保证绝对没问题。
工人需要做的就是用材料建造,跟工厂上班是一样的。
拆迁动员工作还在继续,可另一边的安置区已经开始动工。
跟清河市罐头厂的家属院一样,同样是11层的构造,只不过要大太多了。
整个安置区的建造,仅仅是施工的工人,就有足足1000多号人,因此推进的速度很快。
不过月余时间,有的楼栋便已经有了大致的雏形,原本还有些抵触的人,看着这么大的安置区,也选择了签字。
正如刘树明所猜想的那样,商业街还没开始动工,便已经解决了上千号人的工作问题,至少在一两年内是这样的。
不要小看才上千号人,这背后可是上千户的家庭,原本可能辛苦一年,也才挣个千八百块钱的收入。
如今有了这个工程,足以保证这些建筑工人的收入,带给一个家庭的,可远不止这点。
如果说改变最大的,那边是安置区工地的周边,原本有些荒芜的地方,不少人选择来这摆摊。
毕竟有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