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是把规则给玩透了。
孟东梅:“我跟那边说了给咱们留着名额,回头问问靳敏要不要一起去。到时候你家闺女,可以先放我家,这种课程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都搞出一年毕业等两年就能拿证的事了,还能指望多严格?
沈穗也没想好怎么安排小满。
放家里肯定不行,带到学校的话又怕孩子闹。
孟东梅提供了一个方案,她自然感激,“谢谢孟姐。”
“客气什么。”孟东梅觉得这还得感谢沈穗呢,要不是她看到报纸上的新闻,自己可就错过这个消息了。
不管这个预科班能不能达成目的,先报名去念再说。
实在不行就不去了呗。
“对了,你打算学什么?”
外语和会计。
孟东梅有点纠结,其实她是想学会计的,毕竟家里头是真的有钱,也需要打理。
外语的话,其实小时候倒是跟着家里头学了些俄语,学得她痛恨每一门外语。
真不太想学外语。
沈穗不假思索,“外语。”
跟老美都建交了,日后又是重点发展外贸,还有外资来国内投资。
外语在八十甚至九十年代都很吃香。
多一门语言多一个工具。
沈穗上辈子有学过一点点外语,姜教授教院里孩子们英语时,她跟着一块学了点。
刚把字母学完,有了小满的消息。
这刚开始的学习就戛然而止了。
辞职离开时,姜教授跟她说,“虽然是老生常谈还得说一句,别忘了学习,你学到的知识说不定哪天就会用到,它不会辜负也不会背叛你。”
如今有机会,有老师专门教课,沈穗毫不迟疑的选择了外语。
“你年轻记性又好,学外语挺好的。”
孟东梅心想,她要是年轻五岁,也选择学外语。
但现在呀,没这心气了。
沈穗下午从图书馆找了本英语童话书,《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字母她倒是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该怎么念,又是什么意思,她还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