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笼罩在头顶的阴霾散开了,但也是暂时的,乔卿卿等人都知道,柯文不会就此收手。
    他们何尝不是在等待时机。
    这座大山一日不搬开,就如利刃高悬头顶,保不准哪天就落下来,要了全家的命。
    所以在家人平安回来后,陆珩很快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结合乔卿卿提供的情报,将残余的间谍一一抓捕,几个月间又接连立功。
    在此期间,红升大队修起了新的“下放改造地”:渔场。
    下放的目的是让人接受劳动改造,而根据红升大队的实际情况,渔场比牛棚更需要这样的人员。
    只是修建的时候,乔卿卿暗地里出钱,让大队将渔场的住宿环境修建的比从前的牛棚好多了。
    渔场人员的工作内容,一是值守码头,二是负责卸货,三是看守储存海货的仓库,四是加工海鲜。
    这么一来,队员们就不需要将捕捞上来的海货带回家里进行加工,可以专于田地劳作。
    大队还安排了老手教陆家人和谈氏夫妇。
    慢慢的,他们都学会了如何将新鲜海货制作成干货,以及如何晾晒、保存等知识。
    陆家人和谈氏夫妇始终表现得很卖力,他们心里明白,只有体现出自己的劳动价值,才能获得尊重和认可,避免惹祸上身。
    就连乔卿卿都在为了让他们的日子更加好过,又带着大队筹备幼儿班,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喊苦喊累?
    又一个六月来临。
    今年是六九年,从去年开始,全国都在强制没有工作岗位的知青下乡。
    正如乔卿卿前世所知道的那样,下乡的知青一年比一年多,导致知青点越来越拥挤。
    幸好,赵勇和许文胜等人都在乔卿卿的提醒下,在村里买了房子,不用和一堆人挤。
    王志文几个现在也算是老知青,他们提前搬到了一个宿舍,免得和新人住在一起生出纷争。
    知青点每天都发生摩擦,周爱国隔三差五就被请过去“主持公道”,搞得他头大如斗,来找乔卿卿抱怨。
    “你说上头怎么想的,弄这么多知青下来,这哪里是来支援的,分明是来添乱的!”
    乔卿卿“嘘”了一声,“大队长,这话可不敢乱说。”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武道人仙误嫁皇叔:嚣张医妃惹不得陆昭菱周时阅陆昭菱周时阅同外室平起平坐?滚!我嫌晦气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皇冠亦有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