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丽点点头,对方果然是行家,“您说的这两样我都没有,我们那边山里药材挺多的,像三枝九叶草,地龙骨,细辛、五味子、龙胆,贝母我每年都会挖到不少。”陈秀丽如数家珍。
林玉琴眼睛亮了亮,“你说的这些都是纯野生,不是养殖的?”
“对,都是我自己从山里挖下来,洗干净晒干的。”陈秀丽说完,不自觉地低下头,“不过,量都不是很大,每年也不敢保证能有多少,您收吗?”
“收呀。”林玉琴爽快答道,她递上一张塑料小板凳,引着陈秀丽坐下。
“我每年都要从下边收药材,新图县,桓新县,松远县,这些县城里都有我的收购商。”
陈秀丽打量着林玉琴这间档口,心中疑窦丛生。档口的位置十分靠后,摆出来的药材种类倒是不少,可是冷冷清清的,她在这里坐了半天,一个顾客也没看到,不光是她这里,整个市场都萧条得很,这样的生意能赚钱?
面对陈秀丽的疑问,林玉琴爽朗大笑,为陈秀丽揭开了药材生意的冰山一角。
药材从地里挖出来,到做成能吃的药,需要经过很多个环节。
陈秀丽算是第一环节,她往上有收购商也叫中间商,不论是村里的收购商,还是像林玉琴这样有档口的大收购商,他们都属于中间商。中间商和药厂,药房之间还隔着一个饮片厂。所以,一颗药材从产地出来,到最后进入药厂,少的要倒五六手,多的十几手的情况也是有的。
“林姐,也就是说,你也不是直接对接的药厂?”陈秀丽像个好奇宝宝。
“当然不是,我的药材一部分供给市里一个饮片厂,一部分卖到南方,老家那边有亲戚是开药房的。”
陈秀丽听得云里雾里,还是不明白,“姐,我不懂,问了什么不该问的,您别见怪。”
她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一包干松树伞和一包猴头菇,“这是我自己从山上捡,给您尝尝。”
林玉琴祖上是福建人,她自己却是在东北出生,饮食习惯早已和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无异。
“我最喜欢吃小鸡炖蘑菇了,你这蘑菇真好,全是蘑菇芽,买都买不到。”
她收下陈秀丽的见面礼,“妹子,你问吧,姐知道的能告诉你的,我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