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河一想也行,随即八百里加急上奏朝廷。
皇帝罗天地,接到北疆的奏折,随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议。
右丞相罗定乾一看,自己的儿子终于有了战绩,赶紧上奏。
“陛下,这是罗山河,挟天子之威迫使叛王罗无虞投降,臣下认为应该答应他投降,免得生灵涂炭!”
“臣附议”“臣附议”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站出来支持右丞相的建议。
“臣,反对!”左丞相林九龄站了出来。
“陛下,东王弃暗投明,太子都削去他的爵位,贬为庶民;三藩王造反,太子已经擒拿诛杀两反王,只剩下北王罗无虞,岂可姑息养奸?若是同意他投降,岂不是视大乾王朝为无物?”
“臣附议”“臣附议”……支持左丞相的更多,有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等。
皇帝一看明白了:右丞相这是为自己的儿子打算,而左丞相是为朝廷打算,也有依仗太子之意。
皇帝自己早就有了腹案,只是没说。
对于四大藩王,皇帝早就想除之而后快。
自己夺回皇位,四大藩王支持自己,只是不好意思除去。
现在三藩王造反,正是除去他们的时机和理由,岂可错过?
但皇帝有他的帝王之术,最好有臣子提出来才是;不管对错,将来自己都能进退自如。
“众位爱卿,你们众说纷纭,朕也拿捏不准,谁还有更好的建议?”
“臣,有说法!”左丞相林九龄最会揣摩圣意,知道皇帝的心里;怎么可能同意北王投降?那个做皇帝的,也不希望有藩王的存在,都是迫不得已。
林九龄怕被左丞相抢先,赶紧站了出来。
“陛下,太子连灭两个反王,又有监国之责,是不是让太子决断?”
“好,准奏,那就下旨,让太子定夺!”皇帝一听,终于有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迫不及待地准奏了。
……
罗九天正在西疆,安排战后事宜。
生擒了西王罗洞金,自然要清点战利品。
罗九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