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你就说这些?”
冯处长:“就这些,不信你去问丁雪松本人。”
田芳:“我当然要去问了。”
冯处长:“看来,我说的话还是有作用的,丁雪松是个聪明人,利害关系不是明摆着的吗。其实,你要是不找我,我也想找你呢。”
田芳:“找我干什么?”
冯处长:“你们俩是老乡,又是这么好的朋友,你也劝劝她,首长除了年龄略大几岁,其它的哪点不好。再说了,跟谁过不是一辈子,有必要非要弄什么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吗,那都是神话传说,遇到现实问题,我看连烧鸡都不如。”
丁雪松的窑洞前,丁雪松夹着一摞文件和两名女学员走进来……
丁雪松:“你们俩的社会调查报告我都看了,问题也是同样的。”
两名女学员:“我们在老乡家里住了三天呢。”
丁雪松:“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不错,这是最基本的,但是还要学会以理论来指导,你们记录下了农民生活上的贫困,但没有分析造成这种贫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和分析,比如阶级压迫和战乱,比如知识文化的落后,比如生产方式的落后,比如自然条件的恶劣等等。在这些多种原因中再去分析造成这个家庭,这座村庄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找到原因,下一步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两名学员都笑了。学员甲:“丁队长,你讲的比教授讲的都清楚。”
丁雪松:“我哪比得了教授呀,当初我在抗大当学员的时候,也要做社会调查,有一位在苏区工作过的队长送给我一本社会调查笔记,这是一位当年在苏区搞过社会调查的同志总结的经验,非常实用,我当时就是照着他总结出来的方法去实践的,很快就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丁雪松拿出一个小单行本:“你们可以拿去抄下来,用完再还给我。”
这是一本印刷纸张十分粗糙的油印小册子,封面上有《吉安社会调查笔记》,作者:江涛。两名学员走后,丁雪松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