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当了六部尚书,就不能入阁了。
可是,真正当了六部尚书的人。
本就是天子近臣,这样的荣誉,他们本就不在意。
“父皇可挑选一些有能力,但是品阶并不高的官员入阁。”
顾修说道:“这样的话,那些官员肯定是一百个愿意的。
而且,他们还会尽心尽力的为父皇办事,因为他们本身职位不高,就更加需要得到父皇的器重,从而给他们升官。”
“而且,这些入阁了的人,未必就会与其他官员串通一气,甚至,会引发矛盾。
因为六部的人会认为这是夺了他们的权利,而不是父皇您夺了他们的权利。”
越说越让大乾皇帝惊叹。
竟有如此完美的计!
矛盾!
是皇帝最希望看到的。
因为有了矛盾,皇帝才可以从中制衡。
倘若是朝堂之上,所有的官员都是站一队的。
那么这对皇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坏事。
只有有了矛盾,两方人马针锋相对,这样的话,才可以让皇帝的权利越来越大。
因为,皇帝不再是原先那个一有事,就需要冲锋在前,和文官争锋相对的人了。
简单来说。
就是由对战的人员,变成了裁判!
这样反而权利会更大。
“之后,父皇还可从中制衡。”
顾修说道:“六部做大,那便提拔内阁,内阁做大,便提拔六部,以此来达到制衡,让那些官员窝里斗,不再如之前那般全部一个阵营。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对父皇是十分有利,一方面权利扩大了,而且,还有人帮父皇您处理奏折,减轻了您的负担。”
“妙啊!甚妙!”
大乾皇帝是越看顾修越顺眼了:“老十四啊,有些时候,朕真的不知道你这脑瓜子怎么长的。
你说这么复杂的妙策,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种事情,之前可没有人与自己提过。
甚至连他自己都想不出来。
年轻的时候,他精力旺盛,所有的奏章一个人处理,那么也没什么。
可是年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