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位于西安木业影视基地,这里有着一座座木质结构还原古代的佛庙,殿堂,门户,多用于纪录片和电影拍摄,普通电影完全没资格前来取景。
而现在这里大部分木头开始被拆卸,专业古基建团队重新将木头搭建成“印第安攻城堡”“明代洪武年间边镇防御碉堡”
具有西汉时期御边汉镇连环土堡,唐代龟兹古城堡群,还有村堡设计。
历史基建学者团队为技术顾问。
各大高校基建古工程学生小组为工程师。
国内古建筑大师为带领工人,分别建造不同碉堡,用料模拟明代用料结构,建筑风格模拟明朝,建筑人员等一切还原古代。
“穿越者将获得村级堡垒图纸,大型靖边墩堡垒建设表,甚至还有小型乡镇堡垒图纸,小型城基建图纸。”
“这才是根据地该有的防御。”
陈科力图让穿越者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以最完美的姿态进入这乱世。
另一边,青州旧址处,考古人员在整理崇祯元年到崇祯五年当地考生录,出土详情,文字统计,在里面找一个叫虞守正的考生。
——魏昶君面前放着一堆书,大部分全是关于明代童子考详情录感,这是虞家老四收藏的科举书,闲暇时期他经常翻阅,如果在明末造反,他必须熟悉明朝文化政治,努力让自己成为晚明时期著名文人。
第一历史留名,便于后世观察自己。
第二在明朝文人,百姓,包括政坛都拥有一定影响力,之后起兵时更会获得支持。
在明末如果光一味的学习张献忠,李自成流寇之法,断不可行。
但如果光一个劲广积粮练兵也很难,因为明末局势太乱,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根本藏不住,除非成为明朝某一地方行政大员,趁机起势雷霆迅击,一举定夺山河。
所以他有时间就挑灯夜战,翻来覆去的看古籍原本,在现代时他便熟读现代删减过的春秋书记,夫子大义,现在他看明朝版本的圣人论,策论,古代状元殿试对策图等书并不难,只是需要以封建思想来思考科举策论。
锅里熬着米粥,里面放了一些红糖,魏昶君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