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大队干部的齐心协力下,办公室里放进几张大桌子,变成一间小型考场。
等参加考试的几个社员和知青们齐了以后,吴向东站在最前面,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道:“同志们,这次考试关乎咱们大队豆腐坊的未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作弊,打小抄,交头接耳,都是被禁止的。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认认真真答题,成绩优秀的若是没有被录用,下次豆腐坊招工优先考虑。”
此话一出,众人面上纷纷露出喜色。
豆腐坊还会扩招?
那他们岂不是还有机会?
随着吴向东一声令下,大家都拿起纸币,开始刷刷刷写了起来。
考卷是苏染进到空间里在手机上搜到的。
说难也不难,考验考生们的情商和算数。
这次豆腐坊需要会计,后勤,接待员各一名。
会计和后勤每天跟数字打交道,要是不会算数,那可就要笑掉大牙了。
至于接待员,则更看重情商。
日后豆腐坊搞起来了,肯定会有不少单位来大队买豆腐香干。
接待员是门面,更是连接顾客和作坊的桥梁。
要是没情商,分分钟就把人赶跑了。
坏了作坊的名声事小,搞垮了豆腐坊,事儿就大了。
一个小时后,考生们陆续上交答卷。
苏染就坐在最前面,当场照着答案批卷。
当然,考情商的题目,她是和吴向东商量着给分的。
参加考试的几个社员,还有知青们都没有离开,交完卷子后,一直坐在位置上等结果。
批完卷子后,苏染把知青和社员的成绩分开排名。
知青里考第一名的是于敏,总分98,隋丽芳紧随其后,两人相差一分。
社员的成绩落差就比较大了。
第一名的成绩是90分,第二名直接低到了70分,比知青里垫底的成绩还要低。
可没办法,社员们只肯给知青们一个名额,多一个都不行。